您好,欢迎来到 黄道婆
用户中心

最近浏览的商品

全部浏览历史
首页> 新材料应用> 文章内容

数字技术点燃纺织工业转型“加速器”

规上纺织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比例超70%;打造超150个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;培育推广超200个示范作用强、易复制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典型解决方案……未来三年,我国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目标已明确。

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《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,聚焦4方面提出18项具体工作任务。我国纺织工业为何要聚焦数字化转型提出这些目标任务?《实施方案》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?将如何推动实现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?

争交“高分卷”!以数字化转型破局传统产业发展瓶颈

南方丝巢通过引进先进设备与智能管理系统提升智能制造水平,有力满足市场多元需求,在细分领域崭露头角;桐昆集团着力打造“桐昆大脑”平台,实现数据“全局可视”与业务“全局可析”,跑出创新发展“加速度”;波司登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,凭借“BSD.AI美学大脑”缩短头样开发周期,大幅增强市场竞争力……

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,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容,数字化转型重塑底层逻辑、改变价值范式,已成为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“必答题”。

助力巩固国际竞争优势。

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、重要民生产业和国际优势产业,在美化人民生活、服务经济发展、实现共同富裕、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但也要看到,我国纺织业长期面临“大而不强”的问题。

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介绍,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、竞争格局加剧的背景下,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份额虽仍居首位,但部分品类占比有所波动,单纯依赖规模和成本的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。

“纺织工业要保持并提升‘国际优势产业’地位,必须实现从‘以量取胜’向‘以质、以智、以绿取胜’的根本转变。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是巩固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路径。”张立如是说道。

助力重塑产业价值创造模式。

此前,传统纺织生产环节(如纺纱、织布、印染等)多依赖人工操作,劳动密集度高、劳动强度大且生产效率低下。

张立表示,《实施方案》系统部署了通过数字化全面驱动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发展的任务,系统重塑产业价值创造模式,旨在从根本上改变依赖规模扩张的路径,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。

“数字技术成为连接创新要素的‘神经网络’,推动纺织产业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创新的根本转变。”孙瑞哲介绍,数字技术与传统工艺深度耦合,催生智能纺纱、数码印花、柔性制造等技术新体系;数据融合打通全产业链信息壁垒,重构基于数据要素的生产关系;业务融合贯通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、营销服务全链条,推动价值链协同优化。

助力持续满足消费升级需求。

近年来国内消费升级趋势明显,消费者对纺织品的绿色化、个性化、品质化等需求快速增长,纺织业传统的生产模式稍显“力不从心”。

“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正在改变高耗能、高投入的传统发展模式。”孙瑞哲介绍,数字化监测体系能够实现能耗、水耗、碳排放的实时感知与智能调控。智能算法优化工艺参数,可以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,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。

在张立看来,《实施方案》着力推动个性化定制、柔性制造等模式发展,支持建立民族特色纹样等文化创意数据库赋能设计创新,优化产品供给。这些措施旨在通过数字化转型精准捕捉并快速响应消费新趋势,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同时增强产业的文化自信。

打造“新”引擎!发力信息技术赋能与模式业态升级

《实施方案》发力信息技术赋能与模式业态升级,着力推动打造引领产业升级的“新”引擎。在技术创新上,提出以“揭榜挂帅”攻关关键技术,构建数据管理体系,深化AI等技术应用;在模式创新上,提出发展个性化定制、柔性生产,拓展服务化延伸,强化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等。

加力系统性技术部署,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劲驱动力。

“我国亟需通过技术突破打破高端装备与算法依赖,以数据要素激活资源价值。”张立说道。

作为生产纺织原料的大型企业,新乡化纤坚持推动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、大数据、工业机器人等数字经济关键技术在生产中的融入与应用。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近五年该企业发力产业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,产能从24万吨提高到36万吨,生产运营成本降低27.59%;长丝产品的满筒率和氨纶产品双A率均提升10%以上,产品不良品率降低71.1%,年综合效益达约8600万元。

瞄准场景化实践,推动纺织业从“生产导向”向“需求驱动”转型。

在孙瑞哲看来,通过智能制造满足“小批量、多品种、个性化、定制化”需求,已成为纺织行业重要趋势。

“近年来,我们用南丝新壮锦精心设计的系列作品惊艳亮相各类重要活动,涵盖服装、配饰、箱包、文创产品等。”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企业通过数字化设计软件,快速将壮锦纹样转化为提花机能够识别的电子图案信息,并精准传输到提花机控制系统,实现图案的准确织造。

“在织造复杂图案的壮锦时,传统人工1天才能织出10公分,而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真丝壮锦提花机一天可织造30米,生产效率是人工的300倍,同时,图案精度与质量稳定性大幅提高。”该负责人说道。

孙瑞哲还告诉记者,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趋势、AI辅助设计创新、虚拟现实构建体验场景,数字化转型推动时尚产业从物质生产向文化生产、从产品导向向体验导向转变。

要“稳基”更要“提质”!聚焦基础支撑和高质量发展路径

《实施方案》多维度发力,既有针对性地提出夯实基础的支撑举措,又前瞻性地谋划高质量发展路径。在基础支撑方面,提出以标准为引领构建体系,借质量管理数字化提升竞争力,着力培育标杆与创新载体、壮大服务队伍;在高质量发展方面,提出推动材料产品高端化、制造智能化、产业绿色化、行业融合化发展。

健全标准体系,夯实质量根基,引领规范发展。

“要强化基础能力,夯实‘硬支撑’,实现产业链上信息的高效协同。”孙瑞哲说道。

近年来,波司登聚力建设部件库、模具库、数字样衣、开款视频库,向上游面辅料供应商共享统一的数字化标准,建立智能化质量追溯体系,加速推动供应链品质从管控、预防迈向自主、创新及领先,实现原辅材料高品质、一体化、全品类、集约化采购管控。

张立告诉记者,我国纺织工业要构建覆盖全链条的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,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,提升我国在全球纺织数字化领域的话语权。他还提出,要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,加强面向新材料的中试平台建设,推广智能在线检测装备与质量追溯系统,筑牢“中国纺织”品质根基。

鼓励标杆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新路径。

桐昆集团近年来通过建立数智运营中心打造“桐昆大脑”,实现了从生产端到产品端的全流程智能化,实现平均人效、产值均提升近30%。桐昆集团董事长陈蕾表示,桐昆积极发挥链主企业从“领跑”到“带跑”的影响效应,构建化纤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,完成跨地域、跨企业上下游信息集成。

“我们头样(第一批样品衣服)开发时间从100天缩短到27天,样衣开发成本降低60%以上。”波司登创始人、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介绍,波司登近年来聚力打造了垂直领域AI大模型“BSD.AI美学大脑”。他还表示,该企业自主研发服装行业工业互联网服装智能制造管理(GiMS)平台,接入上下游2000多家用户、供应商、加工厂,助推产业链中小企业加速智改数转。

浩荡征途风正劲,重任千钧再扬帆,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号角已正式吹响。未来,产业各方应携手同行,以实际行动落实方案举措,推动我国纺织工业构建起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新生态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发售日期:2025-07-05

上一篇: 没有符合条件的文章

下一篇: 安踏品牌美国首店将落地比佛利山庄

新材料应用 更多>
信息公开
资源共享
产业链赋能
合作共赢

电话/传真

025-58263561

客服邮箱

kefu@hdpchina.com

业务合作 袁总

18994002128

黄道婆管家APP下载

黄道婆交易APP下载

黄道婆纺院

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江苏鸿博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备案号:苏ICP备18034533号-4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苏B2-20180364